北大荒集团黑龙江红卫农场有限公司
2024年04月28日
红卫资讯 Hongwei information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政务公开 > 领导讲话
中共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建三江分公司委员会(扩大)会议报告(二)
时间:2023/04/04 00:00 来源:建三江信息港 作者: 点击量:2127

——到2025年,率先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模式更加完善,服务带动小农户的能力显著增强。营业收入年增长率10%,计划达到95亿元;企业增加值计划达到170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计划达到16万元/人。

——到2027年,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覆盖面积进一步扩大,粮食产能和经济总量比2020年末翻一番。

——到2035年,实现更高水平的农业现代化。农业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进一步提升;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成效;粮食单产提升到新水平,建成农业强国的样板区;垦地合作范围进一步扩大,示范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有力促进乡村振兴发展。

——到本世纪中叶,示范引领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新时代“美丽三江”建设步入更高水平发展阶段。北大荒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素质显著提升。“米都”精神、“米都”价值、“米都”力量成为发展的强大“引擎”。“中国现代农业之都”享誉盛名,成为农业强国建设的重要“窗口”。

    四、厚植优势,奋楫笃行,争当农业强国建设的“排头兵”

      五年感恩奋进,五年砥砺前行。习近平总书记来建三江考察时的殷切嘱托言犹在耳。北大荒集团党委(扩大)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开启北大荒“二次创业”新征程的目标、任务和举措。我们要走好新时代的“赶考”路,交出让总书记满意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2023年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垦区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国“两会”精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及系列全会精神,按照集团党委(扩大)会议的部署,落实分公司第一次党代会精神,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瞄准第一、持续领先,向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建三江五周年递交三江“答卷”。

      主要任务:紧紧围绕稻米产业发展,以产品为中心,以经营制度与生产技术、政府与企业、科技创新与改革、垦区内与垦区外发展“四个双轮驱动”为核心,以做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排头兵”、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三江力量为目标,在更大范围内、在更高层次上推进稻米全产业链经营,全面提升产业的质量和水平。立足“一目标、两平台、八区、九大工程”建设,紧扣重点目标、重点任务、重点项目、重点措施,亮明三江态度,呈现三江高度,展现三江力度,体现三江担当,实现三江作为,推动“三大一航母”建设工程取得新胜利。

      (一)抓住战略机遇期,发挥“两平台”作用

      一是加强“农高区”产业项目建设。坚持政企联动,合作共赢,强化“三链”建设。“补链”,利用区域内丰富的秸秆资源,重点在秸秆腐殖土、基质育秧片、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产业项目上进行深度合作,同时按照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需要,重点在高端智能农机制造装配,绿色农药、生物有机肥生产等项目上进行招引合作;“强链”,以技术改造为手段,提升加工设备工艺水平,强化高端米和糯米专用生产线改造升级,保证产品的质量标准,以品质强品牌占市场;“延链”,探索规划米糠油、米食品、粗粮产品、糯米食品、水产果蔬加工等产业项目和区域一体化项目,实现共招共建。在已建成寒地水稻产业技术研究院、农高区稻米加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七星农场智能农机科创基地的基础上,协助建设土地保护中心、分子育种及水稻生物育种新型研发机构、稻米全产业链融合工程技术中心和寒地黑土大数据采集分析与检测重点实验室。配合申报水稻智能农机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智能农机及无人农场管理平台、寒地水稻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和基因组育种技术平台建设项目。共同谋划21个新型研发机构和重点实验室建设项目。二是推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高质量发展。聚焦“1+4”建设,打造集研发、种植、加工、营销、文化、生态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要积极与集团产业公司对接,争取设置分支机构和总部经济落地。要以推进产业园集团化、企业化为主线,推广优产、优购、优储、优加、优销的“五优联动”模式,发挥双向政策和产业优势,补齐产业链短板,实现“产购储加销”有机衔接,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独具特色的优质农产品产业带和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现“产业园”与“农高区”互促互进共同发展,努力形成粮食兴、产业旺、经济强的良性循环。

      (二)打造强劲“引擎”,高标准建设“八区”

      1.建设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一是构建以优质粳稻为主体的标准化体系。按照“有标贯标、缺标补标、低标提标”的原则,编制《建三江分公司现代化大农业提升发展工作方案》,区域内水旱田实施全作物、全面积、全方位、全过程“四全”标准化生产,通过模式化栽培、组织化管理、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打造国家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二是集成与农业生产相配套的标准化模式。贯彻落实《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方案(20222025年)》文件精神,集成推出特色鲜明、先进适用、操作性强、简便易懂的水旱田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和植保技术手册,让管理者科学指导、让经营者科学种地。三是打造以质量提升为导向的标准化基地。强化生产档案记录和质量追溯管理,加强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培育一批质量过得硬、品牌叫得响、带动能力强的优质农产品。四是完善以示范区为载体的标准实施机制。发挥示范区引领带动作用,不断优化各项标准的实施水平,提升种植户标准化生产能力。

        2.建设数字农业样板区。一是高起点规划布局。结合北大荒农业大数据中心数字化平台建设,研究制定农业数字化发展战略规划,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传统农业深度融合,释放数字经济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推进七星数字农场建设,以七星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至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为轴线,打造智慧农业科技成果展示带;以七星74作业站旱作农业示范区至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南侧稻作农业示范区为轴线,打造22项农业创新技术集成应用成果展示带。二是加快农业数字化升级。全方位、全角度、全链条加快农业数字化优化升级,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少人、无人化作业覆盖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预警和数字植保体系,规避农业生产风险。三是建设数字农业“云平台”。按照良种良法良田相配套、农机农艺农户相结合、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原则,完善农业大数据“云”功能。以北大荒信息公司为主体,推动各农场有限公司和建三江分公司数字化建设进程,统筹人口、土地、资源、农机等生产要素,整合形成农业大数据系统,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快速获取、处理、分析信息,实现“一云统揽、一图呈现、一网通办”。同时,将分公司、各农场有限公司现有平台与其全面融合,打造系统互通、数据共享的一体化平台,夯实分公司数字“底座”,提升建三江分公司数字化管理水平。8个现有无人化农场要创新工作思维,推进现有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实践应用进程,要重点在AI赋能自动测产,秧田无人化管理上再创新。

        3.建设国产高端农机装备应用引领区。一是加快国产农机转型升级。推动国产农机向智能、数字、精准、高效、节能、环保等机型更新换代。用3年左右时间,将现有的GPS、伽利略等农用卫星终端全部更换为北斗导航系统。二是推广应用智能农机技术。重点推广北斗导航辅助驾驶、智能变量施肥喷雾、旱田电控智能播种机、农机无人驾驶等多项成熟智能农机技术,实现规模化、高效化和低成本化。三是建设国产农机智能化应用展示区。在创业、胜利农场有限公司建设2处国产农机智能化应用展示区,总面积1.22万亩。加强与国内农业机械装备制造头部企业合作,加速推进水旱田智能农机国产化。

       4.建设黑土耕地保护先导区。一是构建严格的黑土地保护机制。贯彻《黑土地保护法》,落实分公司、农场、管理区、网格长、户田长“五级”企业田长制、林长制、河湖长制,完善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机制。“三江模式”被列入《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实施方案(20212025年)》,在继续完善的同时进行规模化推广,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二是落实“六个替代”和“六个全覆盖”。加大本田标准化改造、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温汤浸种、绿色农药统防统治等系列农业创新技术及措施的应用力度,突破耕地保护与作物丰产丰收之间的“瓶颈”,激发经营主体参与黑土地保护的积极性,在利用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持续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黑土地保护利用的综合效益。三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围绕“五大重点领域”和“七大重点项目”,全力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节能减排固碳增汇。七星、二道河农场有限公司作为国土绿化示范点项目实施农场,要严格落实《黑龙江省造林技术规程》《黑龙江省森林采伐更新造林技术规程》,确保通过国家、省、集团检查验收。完善“350”灾害木更新绿化工程,枯死林木及时采伐补栽。抓好400兆瓦平价光伏电站项目和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园建设项目。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双控”目标,让绿色始终成为分公司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5.建设现代水利先行区。要从建设农业强国的高度,从关系“中国现代农业之都”兴衰成败的角度,树立“米都”之水和沙漠之水一样珍贵的理念,以水兴业,以水富民。积极融入国家水网建设,统筹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化治理,完善现代水利体系。坚持“地表水替代地下水”,灌区近期工程设计灌溉面积360万亩全部达效,压采地下水9.46亿立方米,加快推进“四大灌区”远期工程建设。打造国家“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区”和“现代灌区试点”,建成“前进数字孪生灌区示范区”“青龙山现代水利示范区”和“浓江三江节水模式示范区”,开展“水利一张图”应用平台建设,完善水利指挥系统。深化农业综合水价改革,推广“三江节水模式”面积1000万亩,建设“设施完善、节水高效、灌排结合、管理科学、生态良好、文旅融合”的现代灌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严守水生态保护红线。加快灌区(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解决水利存量问题,实现水利事业健康永续发展。

       6.建设中国现代农业旅游展示区。一是拓展旅游项目。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线路、现代农业观光游、湿地游、界江游、历史文化游、研学游等旅游项目为重点,打造“三线一点”旅游线路。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庄园,全面融入北大荒旅游线路。完善湿地机场和抚远机场之间旅游景点。二是促进旅游业升级。重点做好七星旅游名镇、胜利喀尔喀山旅游区、二道河万亩大地号景区升级工作。突出抓好总书记考察路线的提档升级工作。构建“稻种体验+稻田观光+稻品加工+稻米品鉴+稻叶创意”的四季旅游产业链。三是农文旅融合发展。放大“旅游+”的叠加效应,打造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亲子教育、文化创意、健康养生、教育拓展等功能于一体的旅游观光带。探索将旅游资源与黑瞎子岛、三江口、街津口等周边市县景点整合,打造富有区域特色的三江平原东部地区文化旅游胜地。

      7.建设稻米全产业链聚集区。一是打造系列稻米专属基地。重点打造粳糯稻、富硒产品、胭脂米等高端稻米专属基地和虾稻、蟹稻、鳅稻、鸭稻等特色稻米专属基地。成立糯稻产业联盟,利用35年时间将仓储能力扩大到30万吨以上,逐步掌控粳糯稻国内话语权和定价权。做强“龙垦2021”品种,占领优质米市场。二是加快“三库一中心”建设。2023年新建烘干塔7座,新增日烘干能力5500吨,新增仓储能力7万吨;新增台面5万平方米。各项目单位要在规划设计、土地准备、项目招标、资金筹措、施工建设等方面向前推进,确保新粮上市前项目竣工使用。继续推进七星农场有限公司30万吨制米厂、米糠油厂和八五九农场有限公司20万吨制米厂的盘活运营工作。抓好中粮建三江米业有限公司扩建20万吨/年稻谷加工线项目。加强与中粮粮谷控股有限公司、五芳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发展订单合作。启动建三江稻米交易中心建设工作。以集团作为申报主体,做好打捆申报水稻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各项工作准备。三是延长产业链条。围绕“两头两尾”,发展粳糯稻米精深加工,丰富稻米下游产品。重点支持创业农场有限公司开发糯米食品、米酒等产品和胜利粮油食品公司开发鲜食玉米、山药、黑米等挂面产品。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在山产品、水产品、蜂产品、粗粮产品、酿造产品开发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在第三届北大荒文旅节上面市。要认真研究北大荒绿色智慧厨房榜单产品标准和结构,增加上榜产品数量,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推进全产业链发展。

       8.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体制试验区。一是完善以职工家庭经营为基础、大农场统筹小农场的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健全农场与农户间的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机制,共同参与农业发展全过程、共同应对市场和自然风险、共同拓宽利润增长空间。二是赋予“统”和“分”新的内涵。将农业社会化服务作为“统”“分”的结合点,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全面积、全领域、全覆盖。解决行政包办不了,单个农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划算的事情,通过社会化服务让小农户融入大产业、对接大市场,促进乡村振兴。三是借鉴推广“北安模式”。探索完善水田规模化家庭农场生产经营方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要坚持小步不停步,蹄疾步稳,增强对耕地资源的掌控能力,要本着“带动不代替”的原则,掌控粮源和粮权,提高农产品的营销能力。

      (三)聚焦重点任务,全力实施“九大工程”

      1.实施现代化大农业产能、质量保障工程。一是巩固提升粮食产能。深度融入国家“三主三辅”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布局,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核心区;以“科技农业、绿色农业、质量农业、品牌农业”为牵动,夯实农业强省根基。重点打造稻梦乌苏农乐园、现代化大农业综合展示、水田和旱田智慧农业先行先试、大食物观先行地、高端大米生产基地、现代水利、数字孪生灌区、国产农机高端智能化展示、蟹稻育繁推一体化养殖、水稻全程无人化生产、全环节节粮减损、水稻本田标准化改造、黑土耕地保护、三江节水模式“十五个特色农业示范区”,实现“一场一特”。稳定1200万亩播种面积,保证140亿斤左右粮食产能。优化稻米品质,提升食味值。发展“订单农业”,实现订单种植面积400万亩以上。要高标准完成121.9万亩大豆供应链这个硬任务。进一步夯实水利工程基础,提高农田抗御洪涝灾害能力,规划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7.1万亩,水稻本田标准化改造50万亩。严禁水改旱、水直播、旱直播。通过“四良八化”粮食增产密码,为省千万吨粮食增产计划和国家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作贡献。二是创新节粮减损模式。坚持适时抢收、分段收获、标准为先,探索应用“水稻活秆收获+低温烘干”模式。分段收获作业面积达到计划内种植面积40%以上,综合损失率控制在2%以下,亩减损粮食50斤以上。三是落实“双控一服务”。水旱田计划内有效掌控面积农业主要投入品要100%实现集团平台线上运营。要不断完善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实现千万亩水稻100%质量线上可追溯。大力发展以“两牛一猪”为主的畜牧和渔业产业,肉牛、生猪的饲养由之前的分散型向集约型养殖转变,打造高品质畜产品专属基地。

      2.实施“农高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设工程。一是谋划顶层设计。按照省和集团“农高区”建设要求,制定分公司“农高区”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佳木斯市、建三江管委会与集团、建三江分公司沟通联络会商机制,联手共建“农高区”。二是组建产业合资公司。按照“一带六基地”“四区三高地”建设任务,多方争取项目。加大市场化投资运营力度,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三是联合招商引资。落实《关于支持佳木斯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若干政策措施》文件精神,强化合作共赢,配合“农高区”管委会拓展招商引资渠道,构建产业集群。四是促进项目落地。按照集团“产业公司+基地”的发展要求,采取招引、合作、服务等方式,力争集团产业公司项目落地“农高区”。

      3.实施资源资产管理提质工程。一是加强资金预算监管。落实“四三管控”要求,剥离非主业、非优势业务,处置无效、低效资产,清理应收账款和存货压降。坚持“两保两压一降”的预算控制原则,严控“六项费用”及“三公”经费,杜绝超财力建设项目和支出。二是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做好农垦改革有关国有资产收尾、移交工作。建立健全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监管、考核制度。加大超账期应收款回收力度,将当年新增未及时回收的应收款纳入月考核。三是加强项目管理。科学谋划项目、规划项目,打好提前量,确保项目储备质效。四是加强审计监督整改。落实审计监督常态化机制,强化审计结果利用和问题整改,实现审计全覆盖。五是加强对“五荒地”和长期承包地以及林地、草原、水面等未利用地的管理。“五荒地”和长期承包地到期,必须纳入农场正常耕地管理。通过发展特色种养等项目,盘活未利用地。要解决好耕地固化问题,农户超过劳动年龄或放弃承包权的,农场收回耕地经营权,通过市场化手段竞价发包。农户私下流转耕地承包的,农场不予认可。要完善风险管控措施,强化投资管理和业绩指标审计,规避经营风险。压缩人工成本和工资性支出,集中资金办大事。

       4.实施品牌建设经营能力提升工程。一是强化品牌建设。在“建三江”区域品牌下,构建“乌苏里江、三江湿地、东方白鹳之乡、衣食饭碗、锦绣三江”等母子品牌矩阵,“建三江”牌定制产品要进入高端米市场。认真做好“建三江”品牌策划工作,优化互联网搜索引擎,借助北大荒营销“云平台”和绿色智慧厨房大力宣传推介“建三江”品牌。驱动线上、线下双轮营销战略,推进域内域外营销并驾齐驱,力争“线上+线下”快消品销售总额超过1.5亿元。积极参加全国性大型展会和大米品鉴活动,举办“建三江”品牌产品推介会,持续提升“建三江”品牌影响力。二是加强合作共赢。集中组织两次以上市场调研考察活动,各农场要主动“走出去”,围绕稻米做营销,提高“建三江”大米市场占有率,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参与竞争。确保与集团产业公司洽谈合作既定事项如期完成。三是完成各项任务。重点完成农产品统营数量、粮食集团化运营规模、农产品统营收入、粮食经营利润、快消品销售额等指标,强化“四流合一”核算手续,确认营业收入、经营利润的合规性,完善融资管理审批制度,加强域外营销机构的监督和管理,扎实推进粮食集团化运营,强化合作共赢,确保实现粮食销售一体化协同、整体性调控、专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营,加速“大粮仓”向“大粮商”转变。

       5.实施改革攻坚深化提升工程。一是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完善农场有限公司法人治理体系。规范农场有限公司各治理主体行权履职,加快形成权责法定、权责透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坚持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要进一步明确党委在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推动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要完善董事会运行机制,规范董事会议事规则,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要按照法律法规和上级有关监事会的文件精神,推进监事会改革。要进一步完善董事会向经理层授权的管理制度和总经理向董事会报告工作制度,确保总经理对董事会负责,依法行使生产经营管理、组织实施董事会决议等职权。健全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突出体现职工民主参与管理在国企治理中的特色作用,维护职工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不断提升企业治理效能。二是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劳动用工契约化管理。深化分子公司“三定”工作,做好“回头看”,查找解决问题。完善分子公司机关部门、直属单位及管理区岗位职责清单。构建干部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建立“二次创业”考核评价工作机制,强化工作业绩挂榜评比和绩效考评刚性兑付。深化“两直”企业改革改制,分类施策,采取撤销、整合、改制等途径,依法依规推进。坚持公共事业类单位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方向,提高市场化管理水平,增强企业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三是深化办社会职能改革,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要围绕办社会职能移交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与管委会和周边市县政府共同想办法、谋对策、出实招,大家都生活在一片土地上,有共同建设的责任和义务,要探索推进办社会职能移交属地新模式,解决好属地公益岗位聘用等问题。要坚持公共事业市场化、社会化改革方向,注重分公司主导与市场引导相结合。

       6.实施科技创新示范引领工程。一是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制定下发《建三江分公司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对22项农业新技术再升级、再提升、再创新,农机智能化作业水平达到30%左右。在原有8个“智慧农场”的基础上,新增前锋数字水稻产业创新示范基地1处,建设智能育秧车间、立体育秧大棚,实现全程无人化育秧和秧田自动巡检。二是农业创新技术集成规模化推广。重点集成推广应用基质土改良、温汤浸种、叠盘暗室育秧、侧深(变量)施肥、密苗机插、本田标准化改造等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开创性、可复制的农业新技术。因地制宜打造分公司、农场、管理区三级示范点,建设标准要高、突出三江特色,实现关键核心技术新突破。探索建立科技项目考核评级机制,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七星研发中心和农机中心要全面提档升级。七星研发中心要重点打造农业科技智慧体验中心,完善黑土地保护重点实验室和黑土地保护监控平台,建立绿色超级稻生物育种实验室和农产品安全与绿色植保实验室,对温室改造升级。农机中心要重点打造集科技展示、农业物联展示、智慧农业管控平台、农业航母实验舱、人才共联区、北大荒时光长廊、北大荒绿色厨房等七项功能为一体的智慧农机中心,建设以现代化农业机械农机展示为主的科技、智慧农机主题广场,打造47米万亩大地号农业观光塔。三是积极争取集团“一个中心、四个实验室”落地建三江。发挥张启发院士“绿色超级稻院士工作站”的产、学、研一体化优势,建立科技创新顾问咨询和校企合作共创机制,与北大荒研究院、农垦科学院、垦丰种业、信息公司、食品集团等单位深度合作,借助科技“外脑”,推动黑土耕地保护、育种、人工智能、食品生产工艺研发等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提升农业全产业链科技水平。要重点解决种子“卡脖子”限制,推进水稻品种遗传改良,打造生物育种研发到生产应用的标杆农场,践行大食物观,推动黑米主食化为打造水稻系列高端品牌专属基地提供高质量品种。同时,与垦丰种业、华大基因合作,打造作物育种创新平台,开展各作物创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技术成果展示活动。

       7.实施管理团队优化赋能工程。聚焦“年龄结构老化、梯队建设乏力、晋升渠道不畅”三大突出问题,按照国有企业好干部标准,完善干部储备、交流挂职、考核考评、监督管理、能上能下1+N配套管理使用机制,区分职务职级、学历专业、年龄结构,分类建立200人左右的优秀管理人员储备库。常态化推进健康、年龄、状态、业绩等原因不适合担任领导岗位的退出机制,畅通“下”的出口和“减”的渠道,推动“三项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具体。今年起,各农场有限公司、直属企业单位(处级)领导班子中复合型领导干部占比每年提高2个百分点,打造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精通、岗位历练扎实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8.实施安全维稳综合整治工程。一是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大整治。要按照“三管三必须”要求,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安全生产这根弦绷紧绷实。要深刻地汲取佳木斯温州批发城重大火灾,内蒙古露天煤矿山体滑坡等事故教训,举一反三,严防类似事故发生。针对农业生产、道路交通、人员密集场所、仓储物流、建筑施工、“三供两治一业”、老旧平房区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安全大检查,强化源头治理、综合治理、精准治理,坚决守牢安全生产底线。二是全力化解各类信访积案。落实包解决、包化解、包思想疏导、包教育稳定的“四包”领导责任,按照“三到位一处置”的要求,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群众的合理诉求,确保实现“三个不发生”工作目标。要以存量整治为抓手,以解决问题为核心,全面开展“治重化积”和5年以上信访积案攻坚行动,摸清底数,建立台账,逐一梳理,逐项销号,推动积案、疑难案件化解“动态清零”。       

版权所有:北大荒集团黑龙江红卫农场有限公司

备案号:黑ICP备17000016号-1   技术支持:风腾电商